联系我们 | 设为主页 | 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

开封文明网 > 文明时评

非遗进校园关键在深耕

  • 发表时间:2021-10-28
  • 来源:开封文明网

  在山东,吸引青少年走进课堂的除了常规文化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得益于山东省财政支持,通过打造特色课程、推动非遗职业教育、鼓励传承人到校园当客座教师等方式,山东多地校园成为非遗传承阵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文化报》)

  非遗进校园不仅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也为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客观地看,非遗进校园使青少年能够从小了解非遗,这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要想让非遗能够真正在校园扎根,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要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的阵地,深耕非遗教育,而不是把非遗进校园当成应付上级检查评比的面子工程,只做表面文章。

  完善保障机制。非遗进校园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对青少年进行非遗教育,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让孩子们成为非遗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非遗教育就应该系统化,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随意性。所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学校当然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但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非遗进校园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从政策、资金、人员等层面入手,完善非遗进校园的保障机制。

  编好乡土教材。当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国,各地的非遗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为进一步开展非遗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非遗产品或非遗技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不仅打下了深深的民间文化的烙印,而且具有强烈的地域属性。所以,在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时要立足本地实际,认真编写好乡土教材,避免非遗教育“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

  建立专业队伍。不少非遗项目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一招一式的背后蕴含着的却是千锤百炼积累而形成的纯熟技艺,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功夫,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很多。而当下,不少学校在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行家里手,这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非遗传承的原汁原味。所以,学校开展非遗教育,需要建立一支由非遗传承人、资深志愿者和专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队伍。

  总而言之,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对青少年进行非遗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方式。只有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坚持以校园作为阵地,积极探索非遗融入校园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技术,通过深耕让非遗在校园扎下根来,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的科学传承,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胡景天)

  • 责任编辑: 侯珍
主题活动更多>>
  • 2022wmxfrgc.png
  • 2022bdzyzzh.png
  • 2022kfkzwmswkljk.png
  • 2022gxynazqxwm.png
  • 2022qmjyl.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