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主页 | 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

开封文明网 > 文化开封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缘何“花落”开封

  • 发表时间:2021-09-07
  • 来源:开封文明网

  又一“国字号”名片“花落”开封!

  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认定16个行政区(功能区)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榜上有名。这是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继2020年12月成功申建综合保税区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名片,是打造特色产业开放平台的突破。

  什么是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这一“国字号”名片缘何“花落”开封?它又能为开封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做文化外贸的桥头堡

  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成功入选,成为全国第二批16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实现了全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这是继2020年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成功申建综合保税区后再次获得“国字号”名片。

  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依然存在,文化贸易结构亟待优化,迫切需要规划建设一批以文化出口为导向、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功能载体,打造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新优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商务部等部门启动了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经地方申报、专家初审、部门复核、公示公告等程序,截至目前,共发布两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宗旨就是创新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发挥基地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带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出炉,体现了国家对文化走出去的高度重视,也折射着我国文化外贸的发展现状,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位列其中的基地在文化贸易发展方面基础扎实、成效显著,既包括行政区域,也包括经济和文化类园区,发展的重点既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出口,也包括新兴文化领域出口。

  2018年首批13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挂牌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商务部等部门发挥合力,支持、指导基地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平台载体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集聚、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可以说,这两批入选的基地就是文化外贸实力的一次阅兵。在外贸的舞台上,这些基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出海的桥头堡,它们承载着背后文化贸易企业的殷殷期望,任重而道远。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赋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先行先试优势、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赋能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文化贸易政策机遇,将激活文化基因,探索文化产业国际化路径,带动全市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开封的灵魂

  9月的开封,秋高气爽,古城开封更显得秀美厚重,处处呈现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风雅情趣。无论是步入如历史画卷般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徜徉在宋韵流淌的御河两岸,或是信步在双龙古巷,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开封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壮大文化发展力量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开封人谈起开封的历史和文化时表露出来的骄傲与自豪,对“宋韵开封”品牌闪亮的欣喜溢于言表。

  对今天的开封而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在这座城市里,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品味不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花落”开封的消息传来,很多开封市民为之欢欣。这是开封这座八朝古都在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中的又一个重要机遇。

  开封既是享誉中外的八朝古都,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打造文旅强市作为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2%,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迈出了坚实步伐。

  走在古城开封,到处是历史,到处是文化。开封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散发着古都的韵味、文化的气息。一个地名、一条街道、一段残垣甚至老街深巷都似乎在向人诉说着曾经的沧桑。随便捡起一块古砖,都能找到一段历史;随便捧起一片旧瓦,就是半部中原文明史。

  开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较早成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为夏、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朝都城,为元、明、清等时期的行政中心。尤其是北宋时期的东京,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世界大都会。无论是方志、诗词的文字记载、繁盛精湛的两宋绘画遗存中小心爬梳,还是纵览开封的历史轴线,都可知东京盛世,可知这片华夏沃土诞生了多少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不是国力最强的朝代,但却是封建社会文化的顶峰。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神的“宋文化”,与唐代文化并肩屹立,在文化发展史上人们往往将唐宋并称。

  宋文化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精髓,宋文化前承汉唐、后启明清,成为华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给千年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宋文化,史学大家陈寅恪有一个著名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对宋文化十分推崇,认为宋文化“终必复振”,明确提出了“新宋学”的概念,并视“新宋学”的建立为民族文化复兴的标志。宋文化奠基于开封,成形于北宋。辉煌灿烂的宋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北宋都城的开封。

  除了辉煌灿烂的宋文化,开封也造就了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座城市与一条河有这么多的恩怨纠葛。开封因河兴起,成为历史上的繁华大都市,但也因河而多次被淹埋于滚滚泥沙之中。生长在黄河岸边勤劳的开封人,屡次就地重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明无疑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

  在开封这方热土上,还形成了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57年了,但是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开封,焦裕禄精神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所有党员干部和老百姓心中。开封着力打造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传承基地,深挖红色基因宝库,让焦裕禄精神常讲常新,在新时代焕发更大正能量。

  开封,还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中国书法名城”等美誉。在这里,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等众多非物质文化灿若繁星。

  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资源,怎样才能转化为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如何把文化“活化”?

  我市深入、充分、系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以宋文化为主题,让地下的东西“走出来”,让史书上的东西“走下来”,让“沉睡”的东西“醒过来”,以开封悠久的历史文化鼓士气、聚人气、增财气、扬名气、促和气,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形成走向世界的新的文化发展格局。

  围绕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我市形成了“全域规划、全域保护、全域管理、全域经营、全域旅游”“五个全域”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由过去的“吃、住、行、游、购、娱”向“商、养、学、闲、情、奇”转变,正在形成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月月有节、时时消费、项项有故事、链链相融合的文旅发展新格局。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擘画了开封“十四五”乃至二〇三五年的发展蓝图:着眼开封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抢抓机遇、突出特色、谋势成势,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

  在开放中汇聚强劲动能

  善借东风、顺风起舞、主动作为、顺势有为,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叠加的发展契机,开封找准定位、瞄准目标、扮好角色。

  去年7月,我国中部地区首个艺术品保税仓——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在我市正式开仓。这是开封历史上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并一举实现“仓内保税展示”和“仓内保税拍卖”两项全国首创模式,受到业界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成为全国艺术品保税仓的“标杆”和开封市的文化地标。同时,我市先后在阿联酋迪拜、德国汉堡、美国洛杉矶、拉脱维亚布局设立了汽车、农产品、电商货物、医疗物资4个海外仓,探索了“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的新模式。

  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国际化探索的新起点。通过打造国际艺术品保税仓这个平台,可以充分调动活跃民间收藏市场,让文物回流、文化汇聚,通过集中展览展示与文化解读,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热起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挂牌之初,就确立了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挂牌4年多来,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紧紧围绕“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整合“宋文化”“黄河文化”,探索了一条以特色文化推动内陆型自贸区创新发展之路,“试验田”和开放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彰显。

  为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大胆创新、加快发展,省自贸办印发《郑州开封洛阳片区产业推进专项方案的通知》,并指导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制订了《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紧扣核心定位,搭建国际化平台,聚焦“艺术品交易”先行先试,打造了中部地区第一座艺术品保税仓,并设立了全省首家中原银行开封自贸区文化艺术支行、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自贸区受理处、深圳文交所河南自贸试验区运营中心、开封片区社会文物登记服务中心、开封片区艺术品鉴证服务中心等“一处一行三中心”,积极打造中部区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在开封,文化产业量质齐升、特色鲜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贸+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文化+”发展模式,为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硬核”支撑,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已通过艺术品保税仓出口1794万美元,回流文物艺术品369件(套),鉴定文物艺术品1039件,举办了各类拍卖、国际艺术品回流展等24场。

  我市深挖广引国内外资源,聚焦文化产业国际化精准发力。依托中国河南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成立了开封自贸区社会文物登记服务中心与艺术品鉴证服务中心,与河南省文物局、中检集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价值协会等机构展开合作,打造社会文物登记交易试点,为社会文物艺术品提供“确真、确权、确值”服务,为艺术品金融提供技术保障。我市成立河南自贸区艺术银行金融服务中心,与中原银行合作推出“原艺贷”进行试点,试点期间37家企业与个人申请了贷款并成功批款。扩大人文交流合作。在澳门成功举办“第二届宋文化寻根——豫澳美术交流展”、在中国河南国际艺术品保税仓举办“第二届开封国际文化金融与贸易论坛暨国际艺术品回流展”“2020苏颂钟表文化高峰论坛”“2020全国艺术金融应用人才培训班”、第八届“中原资本市场论坛”、202“1大师和他的朋友们”工艺美术精品联展暨工艺美术大师座谈会、“向经典致敬·清明的怀念,开封近现代书画作品展”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

  我市还重视涵养国际客商资源,联合举办招商对接推介会,开展学习交流建立合作机制。同时,与意大利、法国、芬兰、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阿联酋迪拜等国家建立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影响。

  为支持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强化政策支撑,开封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开封片区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2020年度奖励86个项目共1000余万元,近期提请省自贸办出台文化产业国际化专项方案,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吸引了一批文化企业集聚。

  目前,在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已投资28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建设顺利,培育的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封经开数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黑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汴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本土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众多。

  此次申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多次指导。最终,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凭借在“宋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脱颖而出。按照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要“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因此成为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67个片区中唯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自贸片区。(记者 康冀楠)

  • 责任编辑: 侯珍
主题活动更多>>
  • 2022wmxfrgc.png
  • 2022bdzyzzh.png
  • 2022kfkzwmswkljk.png
  • 2022gxynazqxwm.png
  • 2022qmjyl.png